從電報、電話到手機,從1G到4G,通信技術為人類和社會帶來了無盡的便利和福祉。如今我們正迎來5G時代,可5G到底是什么?
5G只是更快嗎?當然不是。
5G不再只是從2G.txt到3G.jpg再到4G.avi的網絡速率的提升,而是將人與人之間的通信擴展到萬物連接,打造全移動和全連接的數字化社會。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5G毫米波通信、5G天線設計,對手機機殼材料的要求也越發嚴苛。
目前主流的手機外殼材質主要為玻璃和金屬,去年開始陶瓷也開始逐漸在手機上普及開來,其次便是一些復合材料。
“到了5G時代,像玻璃、陶瓷和復合板這些非金屬材料的應用會更加廣泛。”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表示,5G走的是毫米波,對金屬很敏感,如果5G手機使用金屬機殼,那么會直接屏蔽信號。“而且復合板現在在色彩上可以做得非常絢麗,這種材料在不需要質感、只需要外觀的千元機會得到廣泛應用。”
除5G信號的限制外,無線充電也是促進非金屬后蓋市場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無線充電是靠電磁波來傳遞能量的。”維力谷的一名內部人士說道,電磁波的傳輸不能有金屬阻擋,換句話說就是手機無線充電接收端的區域里不能有金屬材料屏蔽。“就目前而言,后殼方面可以采用塑膠,玻璃,陶瓷等這類非金屬類材料。”
玻璃最大的優勢在于工藝成熟、產能充沛、成本較低,也是目前滲透率提升最快的非金屬材料,三星和蘋果很多機型都采用了玻璃后蓋設計。
因此2.5D/3D玻璃便應遇而生,玻璃蓋板從2.5D到3D,從前蓋到后蓋,應用量穩健增長。它不僅能夠避免金屬后蓋的缺陷,曲屏的更加方便操作,感官體驗更好,更加受到用戶的喜愛和推崇。就目前看來,金屬中框搭配玻璃背板肯定是一種趨勢,因為陶瓷成本高,而復合材料則適用于千元機型。
手機玻璃蓋板的印刷工藝主要包括黑框印刷、鏡面銀印刷以及頭色印刷等,每一次印刷之后均需對印刷質量進行檢測,以免造成批次印刷不良。蓋板檢測主要的問題及難點如下:
1缺陷品相繁多、印刷區域的透光、視窗區域的漏油、絲印元素的偏位
2蓋板尺寸較大,檢測時間和精度要求高
3手機蓋板成像一致性較差
目前手機蓋板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大約15萬,人員成本每年支出就在100億元以上,且由于效率低下,嚴重制約產能,對于蓋板生產廠商來講,要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高地,必須進行產業升級,而蓋板的自動檢測更是迫在眉睫。
蘇州玻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研發可以為2D、2.5D、3D智能手機蓋板提供人工智能機器視覺技術在外觀缺陷和精密尺寸檢測的設備,實現一站式服務。
智能手機蓋板玻璃生產流程中可適時嵌入玻色人工智能自動化檢測設備,從CNC檢測等玻璃制成檢測一直到成品外觀全檢,我們自主研發生產的產品可以滿足不同蓋板玻璃在各生產階段和的視覺檢測需求。
通過玻色車間可視化管理軟件實現數據采集方式多樣化,生產過程數據實時監控,設備狀態監控自動化,通過必要的數據交互,實時準確地為企業運營管理提供有效信息支持,進而打造數字化工廠。
蘇州玻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追求卓越,合作共贏,全心為客戶開發智能、精益、高附加值的設備和服務,滿足5G新時代背景下的自動化檢測需求,助力中國智能制造,立志成為全球工業智能機器視覺的領導者。
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